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北南奔者,并谓之侨人。...

《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北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A. 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    B. 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 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 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A 【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材料中东晋元帝时期将北方南迁的民众称之为侨人,并且旧地的名称设立侨州郡县。可见侨州郡县的设立起到招徕民众、稳定人心的作用,其主要影响是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故A项正确。B、D项 均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侨州郡县仅满足北人还乡的心愿,但不能实现其愿望,故 C项 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改朝换代,统治者往往借用阴阳五行学说论证自身所立国家的得当。周得火德,尚红;秦灭周,得水德,尚黑;汉武帝以为汉代秦,得土德,而汉光武帝刘秀则否认秦的正统性,认为周木汉火,尚红。看似简单的颜色更替背后,是影响了中国政治几千年的“五德始终说”。“颜色革命”实质上宣扬的是

A. 德治思想    B. 天命思想

C. 君权神授    D. 相生相克

 

查看答案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冷战”对峙的局面,使世界动荡不安。但随着西欧联合、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因素出现,世界发展出现了多极化趋势。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材料二二战后欧洲主要国家GDP增长情况图(单位:亿美元)

材料三

请回答:

(1)为什么阿登纳说“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结合二战后的国际形势,谈谈你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在走向联合的过程中,相关国家经济变化的概况。

(3)阅读材料三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不结盟运动的原则和宗旨,理解“不结盟”的含义。

(4)结合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以上事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近代史上,欧洲各国有众多的思想者一直为实现欧洲统一进行理论上的探索,然而,直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血流成河的惨剧之后,欧洲人才痛定思痛,开始脚踏实地,向欧洲统一迈进。

——2002年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1948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受援国必须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监督,在政治上排挤和压制各国进步势力。”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法国不顾美国反对,成功地试验了第一颗原子弹并与中国建交。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展开了旨在改善与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新东方政策”。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英国终于在1973年成为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结束了英美特殊关系。

——2004年4月人教网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与欧共体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先贤们倡导欧洲统一的目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通过《对外援助法》要达到什么目的。结合材料三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是什么。简述欧共体的成立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四分析说明“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多极化的根源”。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20世纪70年代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制作的一幅示意图。下列对该图认识不正确的是

A. 西欧、日本迅速崛起,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上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B. 西欧和日本取得了同美国平等的地位,两极格局被三足鼎立局面取代

C. 世界经济政治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D. 美国实力相对下降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对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决定了该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在其寻找的下列论据中无法支撑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没有中国的声音是极不正常的”

B.法国——“在欧洲事务安排上,我们无法保证都有美国人的位子”

C.非洲——“在国际关系民主化发展的今天,我们完全享有与大国平等的地位”

D.日本——“经济上的巨人,政治上的侏儒,这种现象必须改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