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会与美国的安全有关。
——《杜鲁门回忆录》
材料二: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1949年4月,为实行集体“防御”,美、加及欧洲十国成立军事组织。
——《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有学者指出:“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为国际力量的对比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扩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1)材料一中的“新的极权主义”指什么?“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又指什么?从材料一中可看出美国确立了怎样的外交目标?
(2)据材料二,指出在杜鲁门主义的影响下,美国又实施了哪些相应的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苏联为此采取了哪些对抗性的措施。
(3)在“冷战”下“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结合史实简要叙述“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欧洲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乔治·凯南:被误读的遏制政策之父》
材料二: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及战后形势的发展,国际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形成了:一方面是苏联和其他民主国家的政策,目的在于摧毁帝国主义和巩固民主;另一方面是美国和英国的政策,目的在于加强帝国主义和绞杀民主。它们鉴于苏联及新民主主义国家已成为一种障碍……同时也就用新战争的威胁来支持这一运动。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
材料三:戴高乐将军警告他的后人“永远不要把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的手里”时,不会预料到有一天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版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不过戴高乐可以感到欣慰的是,他毕生所追求的法国复兴,通过将“法国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实现了,他的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我们还应该为欧洲的一体化记上另外一大功:欧洲经历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长时间的和平。
——《欧洲由对抗走向统一,国家间相互制衡为必要条件》
(1)在苏联人民庆祝对德作战胜利之时,乔治·凯南却说“战争才刚刚开始”。结合材料一和有关史实说明此言论出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种根本相反的政治路线”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法国国民“在交出自己一部分命运的同时,也掌握了别人的一部分命运”的含义。它对我们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提供了哪些启示?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第三世界的崛起
C. 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D. 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
《新浪·文史观天下》第35期主题是:NO!八张否决票告诉世界“中国态度”。其中记载:“1955年12月3号,中国在‘安理会关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加入联合国的决议草案’上投了反对票”。关于这一外交记载的解读正确的是
A.这一记载是假的,当时中国政府尚未加入联合国
B.彰显了新中国参与国际活动的积极态度
C.反映了新中国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立场
D.体现了二战后两大阵营的对峙
“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强大的稳定因素。整个‘冷战’时期,也就是20世纪最长的一段和平时期”。这说明( )
A. 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引起长期的动荡
B. 冷战只存在意识形态的斗争
C. 冷战期间,世界局部地区没有爆发战争
D. 冷战期间,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美国前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在华五十年》中写道:“美国的强大及其在自由与安全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使它成了自由国家抵抗共产主义威胁的领袖。”20世纪50年代,体现美国充当这一“领袖”的史实是
A. 提出杜鲁门主义
B. 抛出马歇尔计划
C.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 在越南发动“特种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