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指出:“所有节日都应当废除,唯有礼拜日应该保留。假若有意要保留圣母和较大圣徒的节日,就应当把它们并入礼拜日,或在节日仅举行一个早晨弥撒,把那日的其余时间仍用为工作的时间。”这说明:
A. 教会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生产
B. 教会颁布的宗教戒律业已成为市民们精神上的沉重负担
C. 教会干扰了人们正常生活
D. 教会不应干涉世俗社会的事务
“他承认人为万物尺度,同时认为是理性而非感觉才是人最重要的品质。反对真理的相对性,他认为人们能够发现独立于人类欲望之正确和公平的恒久原则。在教育方法上,他反对死记硬背,而是不断地提出问题让人们去思考。”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中“他”主张的是
A. 人的感觉是万物尺度
B. 教育使人认识美德
C. 人非达到目的工具
D. 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这说明
A.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
B.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
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
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
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人一方面从技法上廓清了书法的结构与用笔之理,另一方面又将风骨之美与严密的技法牢牢地粘接起来,“从而一种旨在将精巧的形式与雄阔的气势相结合的审美思想便出现了——既要有深刻的艺术性又要体现出儒家伦理道德规范”。这表明唐代书法的突出特点是
A. 重视法度 B. 尚意 C. 追求神韵 D. 重情
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真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
A. 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 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 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 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