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
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
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
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 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 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始皇帝统一天下,在全国置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对郡县制评述有错误的是
A. 郡县长官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 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
C.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郡守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
在中国古代,改变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的制度是
A. 察举制 B. 征辟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诗·大雅·公刘》曰:“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传》曰:“为之君,为之大宗也。”材料典型反映了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王位世袭制 D. 皇权至上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路德说)“我呼吁每一个人应该善待犹太人,同时教他们研读《圣经》,这样做,我想我们可以争取他们到我们这边来。”但当路德发现犹太人并不相应地转向新教时,他失望了,他曾经说:“我不允许任何人批判我的主张,即便是天使,凡不接受我的主张者就不能得救。”他开始仅仅反对放高利贷的犹太人,后来发展到反对一般的犹太人。1735年,当选帝侯约翰在萨克森驱逐犹太人时,一个犹太人曾经请路德出面调停,但他竟一口拒绝。他在《桌边细谈》一书中把“犹太人与教皇信奉者”视为“一丘之貉”的不敬神的坏蛋。晚年的路德更是公开指责犹太人,说他们是“一个僵颈、不信神、骄傲、邪恶、可厌的民族”,并声称:他们的学校及教堂应被付之一炬。
——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德国宗教改革在客观上有反封建的意义,因为他所反对的天主教会是封建统治的强大的支柱。而且,与僵化了的天主教神学不同,路德的新教容许个人在教义解释上有更大的自由,因而蕴藏着自由主义及个人主义因素,带有资产阶级倾向。但是,路德的新教仍未完全摆脱中世纪经院思想的影响。他反对叛乱,他说:“叛乱不是正当的,不管它如何合乎正义;它的结果从来都是损害大干利益。……因为叛乱发生后必然造成损失和流血。”
——吴干廑、齐世荣《世界史》
(1)阅读材料一,概括指出马丁·路德思想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