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职官》载:“成帝改御史大夫为司空,与大司马、丞相是为三公,皆宰相也。”汉成帝此举意在
A. 提升司空地位
B. 提高行政效率
C. 抑制丞相职权
D. 完善行政机构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此材料表明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 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决定 B. 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C. 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 体现了皇帝决策时权力意志
据说清代乾隆年间,有个翰林把“翁仲”误写成“仲翁”,乾隆批以诗“翁仲如何作仲翁?十年窗下少夫功。如今不许为林翰,罚去江南作判通”进行挖苦。诗中“判通”是“通判”的故意颠倒,“通判”这一官职设置的时间和目的是
A. 宋朝监察地方官
B. 明朝巡查地方政令贯彻情况
C. 汉朝巡行监督郡国
D. 唐朝巡视检查地方法纪
周代大封同姓,“割天下之半而归之姬氏之子孙,则渐有合一之势;而后世郡县一王,亦缘此以渐统一于大同,然后风教日趋于画一,而生民之困亦以少袞”。据此可知,周代分封
A. 推动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认同
B.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
C. 为秦汉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D. 促进了郡县制的产生
《红楼梦》中记载:"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这种祭祀和家宴活动的积极意义是
A. 增强对祖先的崇拜和迷信
B. 强化家族的凝聚力
C. 强化传统教育和宗法制度
D. 悼念逝者,寄托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