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近代以来,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斗争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夷务”到“洋务” :传统文化认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周围各国如“夷”,即未开化的野人,必须向中国臣服。资本主义列强刚刚闯进中国时,中国沿用了“夷”的称呼,如“英夷”“法夷”等。推而广之,凡是和外国事务有关的交涉,也统统称为“夷务”。19世纪60年代起,“天朝”与“夷”的对称变为“中国”与“西洋各国”“泰西各国”的对称,“夷务”也就演变为“洋务”。
材料二 从“淫巧”到“长技”: 鸦片战争以前,人们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多半投以鄙视的目光,当时一般人视之为“奇技淫巧”,皆“耻言西学,有谈者则诋为汉奸,不齿士类”。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先是一些有识之士提出“尽转外国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随之掀起了学习西学、翻译西书的浪潮。
材料三 从“臣民”到“国民” :19世纪的报刊、揭帖中,对民众多以“臣民”“子民”相称。进入20世纪,“国民”“权力”话语逐渐取代了“臣民”“子民”话语。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清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有何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人们对西学的态度由排斥到接受的各种因素。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前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析出现材料三中变化的原因。
(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指出上述变化反映的近代前期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全球史观认为,自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与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指出三方面变化与“世界潮流”的关系。
“1977年毛后的领导转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费正清《美国与中国》)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 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 推进九年义务制教育
一位美国科学家指出,1960年,中国的二十五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建国后培养出来的;这一时期,中国工科毕业生数量大约是美国工科毕业生的75%。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 建成较完整的教育体系
B. 教育深受计划经济影响
C. 中美教育差距大大缩小
D. 科教兴国战略初见成效
从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A. 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B. 确保人才结构的合理
C. 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 D. 促进教育体系的完善
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 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B.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
C. 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
D. 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
仅1956年一年,我国学术著作出版的数量比1950-1955年6年的总数还多。文艺创作方面,初步打破了题材和主题的禁区,题材范围扩大,体裁风格多样,涌现了一批富于创新精神的作品。1957年1月,全国60多个专业歌剧团体在北京举行音乐舞蹈会演,20多天演出的节目有360多个。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B. “双百”方针的贯彻
C. “大跃进”运动的浮夸
D. 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