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朝前期与周边国家大多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即“宗藩”关系。鸦片战争前,清政 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对外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如有重大 交涉事件发生,则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1844年,清廷在广州设立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任,管理一切对外交涉事件。
1861年,清政府 设立总理街门,为办洋务及外交事务而特设的中央机构。构造了近代外 交机构的雏形。
1877年,应英国要求和两国交往的需要,清政府在英国设立使馆,迈出了创建使领制度 的第一步。郭嵩焘在屈辱中就任驻英国大使,揭开了近代中国向外遣使的序幕。
1901年,依据《辛丑条约》,清政府设立 外务部。成为完全意义上名副其实的外交机 构,中国外交走向正规。民国初年,政府按照西方模式对外交机构进行了组织现代化和人事 专门化改革。外交机构近代化的使命完成。
——据《中国近代外交制度的转型》整理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前期中国外交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前期中国外交变化的认识。
中共经过抗战八年,从最初的两、三万人发展到甚至具备夺取政权的能力。而国民党恰恰相反,经过八年抗战,蒋介石的威望、国民政府的威望、整个国民政府的统治消失殆尽。这说明抗战胜利后
A. 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B. 国共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
C. 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940年,蒋介石致朱德、彭德怀贺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材料反映得战役是
A. 平型关大捷
B. 台儿庄战役
C. 淞沪会战
D. 百团大战
1938年安庆、九江、岳阳先后沦陷,湘鄂赣边区成为第九战区的前哨阵地,(国民政府)军委会就曾指示:“第九战区以九宫山、幕阜山一带为根据地,伺机积极行动,夹击转攻武汉之敌,同时截断敌后方之联络线。”这则指示说明
A. 共产党深入敌后坚持游击战 B. 国民党也积极进行游击战
C. 国共双方争夺湘鄂赣边区 D. 国民党保存实力消极抗日
长征期间,国内外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民族矛盾加剧,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进行重大调整。这一调整是指
A. 召开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B. 召开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 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召开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
A.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
B. 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 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
D. 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