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写道“……是中国共产党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宣言书,是动员全党全国人民冲破‘姓社姓资’思想牢笼,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军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奠基之作。”这里他评价的是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发表“南方谈话”
C.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21世纪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
“列宁符号”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概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一些具有重要革命意义的时间、场所、组织、物品、建筑、道路、学校等进行列宁名字命名或形象符号装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借助“列宁符号”的主要出发点是
A. 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
B. 推进民主革命社会化、大众化
C. 借以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
D. 宣扬中俄革命形势间的一致性
针对1941年1月皖南事变的发生,毛泽东认为是有同志“没有了解中国革命的实际,没有了解经过10年反共的蒋介石”。他提醒党内同志对苏联人的话,“不可不听,又不可尽听”。并于1942年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整风。这反映了
A. 中共力图从思想根源上破除将共产国际指示神圣化和教条化的氛围
B. 皖南事变发生是延安整风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C. 毛泽东对共产国际阳奉阴违
D. 延安整风运动是阶级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
1940年,毛泽东曾指出:“我们所建立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对于这种政权性质的明确了解和认真执行,将大有助于全国民主化的推动。”毛泽东所说的“政权”
A. 促成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
B. 成为边区苏维埃革命的中枢
C. 扩大了民族抗争的群众基础
D. 开创了中共民主建设的先河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称:“中国……贫乏之农夫,劳苦之工人所在皆是。因其所处之地位,与所感之痛苦,……其要求解放之情至为迫切,则其反抗帝国主义之意亦必至为强烈……国民党于此,一方面当对于农夫工人之运动,以全力助其开展,辅助其经济组织,使日趋于发达。”这表明国民党意识到
A. 通过联俄改善外部环境
B. 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性
C. 改善民生是其首要任务
D. 革命成功需要发动民众
《新青年》创刊之初,陈独秀明确标榜不谈政治。1918年底,陈独秀和李大钊一起创办《每周评论》作为新的阵地,关注时事,讨论政治问题,以补《新青年》之不足。这表明陈独秀
A. 投身民国初年日益活跃的政党竞争中 B. 试图将俄国革命道路与中国实际结合
C. 由温和的思想启蒙转变为激进的革命 D. 意识到政治变革是改造国民性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