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华北事变以后,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中共在瓦窑堡会议上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题干中名称的变化,正是这一时代背景的产物,故A项正确; A项决定D项,故D项排除。第五次反“围剿”斗争是国内阶级矛盾的产物,与题意无关,故B项排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在1936年,时间不符合,故C项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

C. 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查看答案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 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 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 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 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 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查看答案

1925年1月,中共中央指出:“中国的民族革命运动,必须最革命的无产阶级有力的参加,并且取得领导的地位,才能够得到胜利。”这表明此时的中国共产党

A. 试图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    B. 预见到国民党背叛革命

C. 认识到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D. 坚持社会主义革命路线

 

查看答案

《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 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 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查看答案

《天朝田亩制度》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充分的革命性,“给资本主义萌芽开阔了发展的场所”。这一评价是基于《天朝田亩制度》

A. 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 顺应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

C. 与《资政新篇》的主张异曲同工

D. 实现了农民阶级“耕者有其田”的理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