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材料二 (18 世纪英国)国王是议会的一部分,所以也是他适当享有立法权的理由。……1760年乔治三世的即位,他把乔治一世时起几乎一直在执政的辉格党人赶下台,开创了一直延续到 1830 年的托利党人独霸的局面。……革命民主主义者潘恩批评道“尽管我们十分聪明,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下锁,但同时我们也十分愚蠢,曾让国王掌握了钥匙。”
材料三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尽管《钦定宪法大纲》的核心是强调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却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权利。此外,还规定了议院、选举方面的内容,确定立宪预备期为9年。
1912年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仿照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构造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现代政治体制。
——《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材料一中“凤阁鸾台”指的是哪两个机构。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世纪英国国王拥有的权力。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钦定宪法大纲》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提出了什么政治体制?
有人说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一国两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 D. 政治协商制度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A. 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 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C. 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 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美国在建国理政过程中,先由13个州的代表共同协商制定了一部宪法,后建立了联邦制民族国家,进而形成各种利益集团和两大政党,遵循的是“宪法—国家—政党”的道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则走的是
A. “国家—宪法—政党”的道路
B. “政党—宪法—国家”的道路
C. “国家—政党—宪法”的道路
D. “政党—国家—宪法”的道路
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将“苏维埃工农共和国”改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将“工农民主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这些改动的前提是
A. 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B. 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利
C.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A. 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B. 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
C. 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 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