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能看到出路,……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面临着两种形势的史实是
A. 《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 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 《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 《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宜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A. “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B. 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 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D. “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乾隆时期,苏州地区“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这种情况说明了
A. 苏州失业人数较多
B. 清朝对人身的控制较为严格
C.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D. 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速度下降
明淸时期,不少地区出现了永佃制。佃户经地主许可,也可以转让佃权。当土地转租时,耕地农民既要要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大租”,又要向佃权所有者交纳“小租”。结果,就出现了“一田二主”、“一田二租”的复杂的租佃关系。材料主要反映了
A. 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B. 佃农获得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C. 局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 主、佃之间的人身依跗关系进一步加强
解读下图,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A. 中国古代丝绸之路贸易兴盛
B. 以中国为主的朝贡贸易体系
C. 工业革命下的世界市场体系
D. 新航路开辟之初的世界状态
隋朝《开皇律》“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这些律条的制定
A. 存在着重罪轻罚倾向
B. 体现了专制制度的完善
C. 受儒学思想影响较深
D. 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