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

 

(1)内涵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影响: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奠定了明清政治是向专制和封闭的理论基础;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2)差异: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等。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可依据材料一“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等信息从理学体系建立、合理性等方面分析归纳;第二小问的解答可以从国内和国际等方面来分析归纳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的解答可以依据材料一“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和材料二“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得出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根据材料二“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根据材料一“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和材料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并结合所学可知程、朱重视伦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第二小问的解答可以从东西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点晴】比较型试题是历史非选择题最常见的试题,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不大,但是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解题时一是需要明确比较的主旨,二是比较需要求同存异,三是比较需要分层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新儒家梁漱溟讲到:“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此论表明梁漱溟

A. 顽强抵制西方新思想的传播

B. 反击当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

C. 主张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建设新文化

D. 其思想与“中体西用”大致相当

 

查看答案

1916年2月,胡适与陈独秀通信,表示有“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之意。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正式拉开了文学革命的序幕。这场文学革命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 改变了民国政府教育的旧体制    B. 清除了封建主义的文化残余

C.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 促成了白话语体的广泛应用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昨日就专制,而今日已共和,如两船相接触,而绝无一楔子以行其间,则其冲突之程度,必极猛烈。梁启超意在说明

A. 共和体制不符合国情

B. 政体变革需要过渡期

C. 应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D. 应以革命推翻清政府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期间,中国出现了强学会、保国会、时务学堂等一大批组织。他们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公开揭露和批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向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影响。从近代化角度上看,其反映了

A. 中国社会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

B. 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观念

C. 抵抗西方入侵的近代爱国主义内容

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停滞不前

 

查看答案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处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 实行地方自治

B. 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 重视发展海防

D. 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