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 多机构,按照...

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一批人才补充官僚机构,这涉及众

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 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吏部

D.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C 【解析】中书省主要负责秉承皇帝旨意起草诏敕,门下省主要负责复审中书诏敕,如认为不当,司以封还和加以驳正,称“封驳”,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官员的升迁和任免,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有选C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据考证这是墓主准备上报给秦始皇的有关当朝文武百官罪行的报告。据此推断,该墓主人生前可能任职

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军机大臣

 

查看答案

据史书记载,从公元前722—前479年,诸侯朝齐、晋、楚者33次,朝周王者3次。这实质上反映出

A. 周王地位衰落

B. 中原地区经济发达

C. 三国霸主地位确立

D. 政治制度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杜佑《通典》中记载:“(唐朝科举制度)?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当时有人说唐朝科举是“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代诗人赵暇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1888年

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

1898年

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

1901年

清延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

1904年

清延颁布《奏定学堂章程》,作为第一个经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付诸实施的官方学制文件,其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诞生。

1905年

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威趋实学。

1906年始

清延诏准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

 

(1)归纳材料一蕴含了唐朝科举制度的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清朝教育领域改革的特点

(3)结合材料二及所学概括清朝教育领域改革的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正史中表彰忠孝节义的“列传”一览表

 

史书名称

成书年代

表彰名教的列传

《史记》

西汉

 

《汉书》

东汉

 

《三国志》

西晋

 

《后汉书》

南朝宋

列女

《宋书》

南朝梁

孝义

《魏书》

北齐

孝感、节义、列女

《梁书》

孝行

《陈书》

孝行

《隋书》

孝义、列女

《新唐书》

北宋

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宋史》

忠义、孝义、列女、奸臣、叛臣

《金史》

忠义、孝友、列女、逆臣、叛臣

《元史》

忠义、孝友、列女、奸臣、叛臣、逆臣

 

 

表格能够反映我国古代正史在表彰名教方面变化的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主要差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