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 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B. 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C. 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D. 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B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两汉都重视“道”“义”“礼”“法”“孝”,并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形成一种外儒内法、礼法并用教化为重的治国模式。故答案为B项。A项对材料信息概括不全面,排除;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但自汉武帝时期开始,逐步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查看答案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

A. 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 孟子反对孔子的思想主张

C. 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

D. 孔孟政治理想不符合当时时代要求

 

查看答案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对以上三种观念的理解,其共性是

A. 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

B. 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 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轻视

D. 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咸丰元年到同治三年(1851年—1864年)期间,由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石达开等组成的领导集团从广西金田村率先发起的反对清朝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1864年,随着首都天京的(南京)陷落,标志着运动失败。

材料二:辛亥革命时的《中华民国国歌》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时代精神。其中有这样的歌词:“亚东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葆。”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反映的斗争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前期后期的救国纲领分别是什么?其中哪一个纲领最能反映农民的要求?哪一个纲领反映了历史潮流的要求?

(2)“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辛亥革命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同任副总统之任期亦然。大总统与副总统,应依照下列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

请回答:

(1)上述四则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

(2)以上材料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3)对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4)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就大多数国家而言,资产阶级代议制具有哪些特征?你有何启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