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

元朝行省制度的问世,使“军事、财赋、监察三位一体的行省高层督政区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出现了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的特征。这说明行省的设置

A. 严重制约地方自主性

B. 形成地方威胁中央局面

C. 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 【解析】行省制“成为比较稳定、成熟的建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中的“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来看,A项说法错误,排除;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不是中央与地方分权,材料不能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排除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南朝时期,策试成为君主选官用人常用之制;北朝进行了比南朝更为隆重的策试,北朝后期,还出现了被举荐者因策试未过而落选的情形,士人自由投考的情形也较南朝更多。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反映出

A. 北朝制度比南朝更加先进

B. 门阀世族势力的不断强化

C. 制度进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D. 科举制度产生是必然趋势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下表数据变化的原因理解准确的是

宋代至清代我国书院性质状况

A. 宋明理学取得官方的正统思想地位

B. 商品经济发展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

C.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思想控制强化

D. 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推广与改进

 

查看答案

有学者借用数据库方法,统计了两汉时期反映社会观念的一些关键词在汉代代表性文献中出现的次数,取前七位,按从多到少顺序排列:西汉是“道”“义”“礼”“平”“利”“法”“孝”,东汉是“道”“平”“礼”“法”“义”“孝”“信”。这一现象说明两汉社会

A. 以孝选官保证了政府的人才需求

B. 礼法并用教化为重

C. 道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信仰

D. 公平观念导致功利思想消亡

 

查看答案

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

A. 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

B. 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C. 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

D. 探究人性发展本原

 

查看答案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

A. 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 孟子反对孔子的思想主张

C. 仁政成为当代的核心价值观

D. 孔孟政治理想不符合当时时代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