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究“物我合一”,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

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究“物我合一”,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这表明他

A. 主张绘画要有必要的内心修行

B. 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C. 主张绘画要对大自然细心观察

D. 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D 【解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属于文人画的特点,文人画体现出画家主观情致与神韵,故D正确;A属于心学家主张;B和C只是材料体现出画家部分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表为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的对比。这反映出当时东西方

A. 科技发展水平不同

B. 文化间的交流加深

C. 社会发展趋势不同

D. 政治体制本质差异

 

查看答案

有一些思想家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让自然界自然地发展。在宗教方面,主张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他们可能是

A.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B. 西方人文主义起源时期的先贤

C.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D. 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

 

查看答案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身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这表明孟德斯鸠对自由的看法是

A. 自由是人的一种心境体验

B. 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

C. 自由的条件是安全有保障

D. 自由是法律许可范围的自由

 

查看答案

1517年,马丁·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纲”,标志着宗教改革的开始。下列不属于“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的是

A. 没有教会的传统,上帝的话在世界上就不会有很大的力量

B. 那些因购买赎罪券而确信自己得救的人,将同他们的教唆者一起受到永罚

C. 基督徒须知,周济穷人,或贷款给缺乏的人,比购买赎罪票好得多

D. 教皇除凭自己的权柄或凭教条所科的惩罚以外,既无意义也无权

 

查看答案

意大利的彼特拉克非常注意塑造自己“创新者”的形象,他说:“给在世的人一个恰当、正确的好名声,在他死后,就会升入天堂,获得永生。”他这一说法的意义在于

A. 否定宗教神学的至高无上

B. 实现了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C. 反对忽视公共道德和倡导追求功利

D. 体现出对理性主义的崇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