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

陈独秀在《复辟与尊孔》一文中说“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材料表明陈独秀(  )

A. 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    B. 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

C. 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    D. 倡导文明进化必须全盘否定儒家文化

 

C 【解析】根据材料“今之委人强欲以不适于今世之孔道”可知陈独秀是在否定儒学的教条主义,而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说明陈独秀并不反对儒学的本身,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陈独秀主张弘扬儒家文化中的治国治世之道,排除。材料强调陈独秀否定儒学教条主义,并没有体现对东西方文化持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排除B。材料强调陈独秀否定儒学教条主义但不反对儒学本身,故全盘否定儒家文化的说法错误,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6年春,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说:“今之所谓共和、所谓立宪者,乃少数政党之主张,多数国民不见有若何切身利害之感而有所取舍也。……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曰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的主要目的是

A. 批判国民的愚昧和落后境况

B. 倡导国民革命建立真正的民主政治

C. 提倡民主思想启蒙民众

D. 揭露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困境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初期,革命党人认为要解决当时南北对立僵局,“非袁(世凯)不可”。但到清帝退位后,袁世凯即将就任临时大总统时,革命党人又认为“非限袁不可”。“限袁”采取的主要设想是

A. 参议院决议临时政府定都南京

B.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C. 要求袁世凯通电声明赞成共和

D. 南京临时政府实行责任内阁制

 

查看答案

晚清知识分子冯激生活在洋务运动最激烈的时代,自小就好读经世书和西学书,用自己学到的西方近代光学知识注解《墨经》,用西方近代矿物学知识和化学知识注解《管子》,希望通过自己的解释能够证明西学和中学是相通的。冯激这些努力

A.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否定

B. 有利于推动当时向西方学习

C. 为学习西方找到科学的依据

D.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全面复兴

 

查看答案

1898年,清朝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相继上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1904年,北洋大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等奏请将山东济南、潍县、周村一并自行开为商埠,经外务部议复,亦获得朝廷谕准。清末自开商埠

A. 反映了列强经济侵略的不断加深

B. 主要是受清政府洋务运动的诱导

C. 符合了转型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

D. 反映工业革命对中国的深刻影响

 

查看答案

据资料记载,戊戌政变后,康有为、黄遵宪等逃往上海英租界避免了杀头之祸。而革命党人更是把上海租界经营成活动据点、宣传中心和逃避清廷迫害的避难所,由此可见

A. 租界享有独立的司法权

B. 清政府放弃租界主权

C. 租界成为反清活动中心

D. 各国均支持反清活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