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期间是经济危机时期,是盲目生产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而非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盲目生产是美国经济危机的深层原因,即材料反映了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A正确;当时的苏联是斯大林模式不主张自由贸易,选项B错误;苏联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足以证明美苏经济交往是存在的而非受到阻碍,排除C项;美国把农民的贫困而非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5年天津《大公报》发表文章说: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即如那名山胜水、……各种景致、各种情形……种种事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电影……实在是欧美各文明国学问美术进化的一种大表记。……要说顶有意味,更是那讽劝讥诮的故事,叫人看了能够刺激国人的神经,感到人的善念。文中作者认为

A. 电影已成为大城市中重要的娱乐形式

B. 电影广泛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生活方式

C. 电影作为新兴娱乐方式一开始就受到国人的欢迎

D. 电影兼具娱乐、开阔视野和教育国人的作用

 

查看答案

“17世纪和18世纪末的荷兰人没有选择现代化道路。他们没有迷恋于持续的增长,也没有注重定向问题——即成为‘西方理性主义专有的’标记的精神问题。他们却保持着——经纪人的理想。”材料认为荷兰由盛转衰的主要原因是

A. 海上贸易垄断权的丧失

B. 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C. 过度扩张并卷入欧洲争斗

D. 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民族国家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件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一场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下列不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

A. 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

B. 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

C. 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

D. 给美洲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

 

查看答案

19世纪初期,超过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必须通过市场来获得口粮,这些人口包括了1000多万户从事经济作物种植的农户;同时,中国一半以上的农户不织布,必须从市场上购买所需要的棉布。反映了当时

A. 农村商业化趋势加强

B. 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C. 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 全国性市场已经形成

 

查看答案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这一观点

A. 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 肯定了中国抗击侵略的正义性

C. 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

D. 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