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 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B. 在曲折中逐渐发展起来

C. 短时间实现了普及目标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A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高考录取率从不足百分之五增长到百分之七十多,即绝大多数高中毕业生都能接受高等教育,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教育发展为大众化教育,故答案为A项。B项“曲折”材料不能反映,排除;C项说法绝对,尚未实现“普及”,排除;材料没有反映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D项结论不能得出,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法学院

建筑工程系

理学院

动力工程系

农学院

土木工程系

航空学院

电机工程系

文学院

水利工程系

 

无线电工程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石油工程系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 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

D. 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查看答案

鲍盛刚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中可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B. 社会主义经济排斥资本主义经济

C. 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化态势的加强

D. 不同发展模式应该互相学习借鉴

 

查看答案

有学者道:“我们有必要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视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如同一曲戏剧的三个场次。”此处所说的“衔接、演进”主要反映在

A. 对守旧势力进行无情革命

B. 将反帝爱国作为革命目标

C. 把夺取政权作为奋斗方向

D. 以爱国知识分子为主导力量

 

查看答案

19世纪60年代,广东传统手工工艺生产的蔗糖,原来主销内地,现在商人将土糖运往香港,再把土糖从香港作为洋货进口;广东西江所产烟草,原销广东北部,现在商人先运至香港,再运回广东销售。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起步艰难

B. 国货工艺水平低不如洋货受民众欢迎

C. 半殖民地背景下中国经济贸易的窘境

D. 外国商品税务负担轻成本低

 

查看答案

1929-1933年期间,胡佛内阁财长梅隆指责苏联以低于成本价格在美国市场出售火柴,损害了美国的火柴制造业。农业部长海德向报界发表谈话时说:苏联的小麦倾销导致美国农民的贫困。这反映

A. 美国对经济危机缺乏深层反思

B. 苏联的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灾难

C. 意识形态阻碍了美苏经济交往

D. 美国把国内失业归因于苏联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