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B 【解析】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由农民自发实行,然后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认可,推动了城市化,故选C;城市改革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 排除A;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均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但均属于“自上而下城市化”,故排除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8年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改变了生产者对生产漠不关心的局面,农村形势大好,也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新问题,亟待解决。如:生产者的经济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如何适应。这表明

A. 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 要强化现有的基层行政组织

C. 要把农业生产纳入计划轨道

D. 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 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B. 在曲折中逐渐发展起来

C. 短时间实现了普及目标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查看答案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法学院

建筑工程系

理学院

动力工程系

农学院

土木工程系

航空学院

电机工程系

文学院

水利工程系

 

无线电工程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石油工程系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 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

D. 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查看答案

鲍盛刚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模式中可以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发展的目的

B. 社会主义经济排斥资本主义经济

C. 经济发展模式趋同化态势的加强

D. 不同发展模式应该互相学习借鉴

 

查看答案

有学者道:“我们有必要将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视为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如同一曲戏剧的三个场次。”此处所说的“衔接、演进”主要反映在

A. 对守旧势力进行无情革命

B. 将反帝爱国作为革命目标

C. 把夺取政权作为奋斗方向

D. 以爱国知识分子为主导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