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理大发现和海外地区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会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崖(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随着英国世界殖民霸主地位的确立,广阔的殖民地为其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商业利润,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在18世纪下半期以蒸汽机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兴起了,机器大生产的产品远远超出国内市场的容量,需要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工厂生产需要的原料多来自世界各地,同时工业革命也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便捷的交通手段及轰开落后地区大门的坚船利炮,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产阶级的全球扩张把整个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描述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康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最野蛮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一何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殖民体系研究》

材料三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带来的贸易格局的变化。概述“地理大发现”对传统的思想挑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当时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并分析其对英国国际政治地位的影响。

 

(1)变化: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 挑战:证明“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沉重打击教会的权威,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2)原因:有制度和政策保障;最早完成工业革命(生产出大量廉价的工业品);拥有强大的海军;在交通革新上领先;对外殖民扩张,拥有最多的殖民地。 (3)贸易关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 影响:巩固了英国的殖民帝国地位;加剧了英国与其它列强间的矛盾。 【解析】(1)变化:“穿过直布罗陀海峡,驶入大西洋”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实际上问题等于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贸易格局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挑战:这是在问新航路开辟对思想领域的影响。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直接冲击神学理论,沉重打击教会的权威,证明人具有认识自然界的伟大力量,激发人们探索科学的热忱。 (2)主要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及知识运用的能力,解题时需要紧扣“19世纪中期英国”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可以从政治制度、工业革命、军事实力、交通、殖民扩张等方面分析归纳。 (3)本问考点是工业革命对英国世界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与世界的贸易关系:英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是世界贸易中心。影响:根据英国世界殖民帝国地位和加剧了英国与其它列强间的矛盾分析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故谓人有男女之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藏书》《焚书》

材料二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或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史在西方现代化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及据材料二概括孟德斯鸠的主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与中国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政治主张在内容与实质上有何不同?并分析导致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城市化路径可以概括为“双轨城市化'即“自下而上城市化”和“自上而下城市化”。其中与“自下而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的是

A.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

 

查看答案

1978年以来,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改变了生产者对生产漠不关心的局面,农村形势大好,也出现了一些前进中的新问题,亟待解决。如:生产者的经济活动加强了,基层组织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如何适应。这表明

A. 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 要强化现有的基层行政组织

C. 要把农业生产纳入计划轨道

D. 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查看答案

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

时间

1977年

1979年

1984年

1988年

2008年

2011年

录取率%

4.8

6.1

28.7

24.6

57

72.3

 

表中数据说明我国高等教育

A. 由精英化发展为大众化

B. 在曲折中逐渐发展起来

C. 短时间实现了普及目标

D. 录取率与经济发展一致

 

查看答案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法学院

建筑工程系

理学院

动力工程系

农学院

土木工程系

航空学院

电机工程系

文学院

水利工程系

 

无线电工程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石油工程系

 

 

A. 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B. 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C. 适应“211工程”建设的需要

D. 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