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

列宁曾说,“唯心主义是生长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而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神学统治的年代,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

——张成岗《从神本到人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解读》

材料二马西莫·菲尔波精辟地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辉煌,成为数十年间杰出的艺术家们荟萃的中心,如果没有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社会前提之一。”

——欧金尼奥·加林《文艺复兴时期的人》

材料三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

——彼得伯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

材料四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有何新变化。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

 

(1)状态:中世纪神权统治下,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和压抑;前提:教会的大量订货和神职人员的不竭消费。 (2)特点: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仍占优势; 变化:借助宗教题材,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 (3)原因:教会自身的黑暗和腐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 变化:从阻碍到促进。 【解析】试题分析:(1)据材料一“盲目信仰、禁欲主义成为至上的美德和追求,人类失去了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活”即可概括中世纪欧洲人的精神世界的状态是人的精神(人性)和自我受禁锢和压抑。据材料二“教会的大量订货和教皇与红衣主教们用之不竭的消费”即可概括文艺复兴时期艺术辉煌的社会前提。 (2)据材料三“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即可概括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特点。结合所学文艺复兴知识即可指出此时“宗教题材的艺术品”在立意上的新变化是展现人性之美,反映人文主义思想。 (3)据材料“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经济、文化方面分析“天主教会及其神学”遭到“怀疑及反感”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成长;人文主义的兴起;自然科学的产生。结合以上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即可概括宗教在这一时期的社会转型中历史作用的变化是从阻碍到促进社会转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道德观是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时代的不同,学者对道德观的看法则有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呜呼!五代之乱极矣……干戈起于骨肉,异类合为父子。开平、显德五十年间,天下五代而实八姓,其三出于丐养。盖其大者取天下,其次立功名、位将相,岂非因时之隙,以利合而相资者邪!

——欧阳修《新五代史》

材料二大凡自正心诚意以及乎天下,则其本领便大。……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理者有条理,仁义礼智皆有之。……仁义礼智,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岂可分也!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已有耻”。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于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顾炎武《日知录》

道无定体,学贵适用,奈何今之人执一以为道,使学道与事功判为两途。事功而不出于道,则机智用事而流于伪;道不能达之事功,论其学则有,适于用则无,讲一身之行为则似是,救国家之急难则非也,岂真儒哉!

——《黄宗羲全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五代时期社会存在什么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材料二中朱熹提出什么观点?

(2)材料三中,明清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对理学道德观继承发展的社会背景。

 

查看答案

在纽约苏富比举办的秋拍中,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落槌,加上佣金拍价合计为人民币3.77亿元。这幅画堪称其短暂绚丽的艺术生活中巅峰之作。对这幅画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用热情奔放的笔调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

B. 用未受污染的眼睛观察世界并忠实地描述它们

C. 用强烈的色彩和火一样热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D. 利用下意识和几何形体的排列表达猛烈的情绪

 

查看答案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是一种对启蒙时代的反思,它强调直觉、想象力和感觉,甚至到了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的程度。”“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而是位于两者的中间点,随着感觉而走。”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安娜·卡列尼娜》

C. 《百年孤独》

D. 《母亲》

 

查看答案

“什么是生命的法则?他开始思考所有生命为求生而奋斗的背后动力:物种要想在其生存的环境中兴盛就得进化,否则就得灭亡。”他的这一理论

A. 标志着人文精神的重新觉醒

B. 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创世说

C. 为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

D. 科学回答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查看答案

“他用精妙的实验证明了物体下落的速度取决于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而不是质量。很多仍然笃信亚里士多德的科学家曾经大肆嘲笑他的观点,但是他的实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了地球的重力。”材料中“他”的研究成果

A. 引导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B. 解决了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的新问题

C. 受到了文艺复兴的影响

D. 是构建现代物理学基础的重要理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