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在国内27个地点(最南至西沙群岛,最北至北极圈内)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这说明

A. 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B. 国家的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C. 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发展

D. 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

 

B 【解析】根据材料“元世祖派了14位天文学家……进行天文观测……为编制《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元朝政府对天文观测的重视与支持政策,说明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而是强调国家扶持促进古代科技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元朝专制统治的强化,也不能说明专制统治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排除C项。D项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只体现元朝政府扶持促进古代科技的发展,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一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 指南针

B. 儒家学说学科

C. 甲骨文

D. 印刷术

 

查看答案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 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B. 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

C. 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D. 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查看答案

“西洋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西洋人在思想领域里拥护德赛两先生的重大事件是指

A. 宗教改革运动

B. 文艺复兴运动

C. 新文化运动

D. 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 “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

D. “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

                                   ----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

材料二  我们为志士的,总要择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拯救我们中国,最优等的人格来待我们四万万同胞。

          ----孙中山《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上的演说》(1905813日)

材料三  持中国近代之文明以比欧美,在物质方面不逮固深远,其在心性方面,虽不如彼者亦多吗,而能与彼颉颃者正不少,即胜彼者亦间有之。彼于中国文明一概抹杀者,殆未之思耳。且中国之心性理想无非古人所模铸,欲图进步改良,亦须从远祖之心性理想,究其源流,考其利病,始知补偏救弊之方。

                            -----《建国方略.孙文学说》(1917-1919年)

材料四  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1924420日)

(1)材料一中孙中山以为的“欧洲富强之本”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用“地球上最文明的政治法律来救我们中国”的具体事例。

(3)材料三、四,概括孙中山对西方文明的主张及态度。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西方文明态度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