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
A. 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
B. 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
C. 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
D. 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 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B. 关注西方科技
C. 开始开眼看世界
D. 坚持“中体西用”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成果形成于
A. 18世纪初期
B. 17世纪中期
C. 20世纪中期
D. 19世纪中期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织厂,但短短的时间内棉纺织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英国棉纺织品大量涌入中国
B. 铁路交通的大规模兴建
C.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D.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观察下列图片,对于图片蕴涵的历史结论正确的是
A. 两项重大发明创造的过程是相同的
B. 两项重大发明都是生产实践经验的结果
C. 科学理论在两项发明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D. 两项重大发明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不同
英国学者怀特海伦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A.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B.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C. 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D. 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