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

“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①现代化史观

②社会史观

③全球史观

④文明史观

⑤革命史观

A. ①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A 【解析】“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属于文明史观;“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属于全球史观;“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属于现代化史观,故A正确;另外两种史观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和人为的原因在于

A. 地理环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农耕经济的封闭性和落后性

C. 鸦片的流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

D. 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

 

查看答案

《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传统观念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C. 外来棉纺织品的竞争力强

D. 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查看答案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有三个重要变化,一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年均和人均增长速度超过了发达国家;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三是美国一反20世纪80年代国际竞争能力和经济地位下降的趋势,经济获得强劲发展。这些变化从侧面反映出

A. 冷战后世界单极化趋势增强

B. 世界多极趋势始于冷战结束

C. 世界经济格局影响政治格局

D. 国际竞争主要表现在区域内

 

查看答案

“熊猫外交”是中国一种独有的外交方式。熊猫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外国,如下表所示,“熊猫外交”得以推行的关键因素是

年代

1957年

1965年

1972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8年

1980年

接受国

苏联

朝鲜

美国

日本

法国

英国

西班牙

联邦德国

 

 

A. 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 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 中国外交重心由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D. 中美关系的改善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八二宪法”是对“五四宪法”甚至《共同纲领》的一种结构性的回归。正是在具有回归内涵的改革进程中……改革才始终在相对保守的改良主义轨道上前进,而没有演变成再一次的激进主义革命。这说明“八二宪法”

A. 将“依法治国”首次写入宪法

B. 把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

C. 与《共同纲领》性质完全一致

D. 为改革与稳定提供了法律保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