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这位诗人应该是
A. 杜牧
B. 孟浩然
C. 杜甫
D. 白居易
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
A. 专制制度日益衰落 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
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 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
黑格尔说:“________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家客体是自由的、具体的,而精神观念在于同一本体中——所有这一切主要在于内省,而不是向外界揭示什么。”“________”应是( )
A. 浪漫主义 B. 新古典主义 C. 现代主义 D. 现实主义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 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B. 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C. 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D. 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1958年6月12日,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科普文章称:“土地所能供给人们的粮食产量碰顶了吗?科学的计算告诉人们:还远得很!……因为,农业生产的最终极限决定于每年单位面积上的太阳光能,如果把这个光能换算农产品,要比现在的产量高出很多。”之后,“粮食卫星”从亩产数千斤一下子窜升到了数万斤。钱学森的科普文章
A. 直接导致了农业“浮夸风” B. 为“大跃进”提供科学依据
C. 体现了科学家虚伪的一面 D. 是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产物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这说明
A. 中国领导人对国际变革认识深刻
B. 中国科技发展速度要求思想革命
C. 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D. 科教兴国战略丰富了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