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开始更多地被关注,这反映出宋明理学( )。
A. 具有信仰色彩 B. 回归儒学本原思想
C. 强调生活实践 D. 重视内在道德修养
宋代,择偶标准不像以前那样重门阀,而看重金榜题名之人;比较计较婚姻关系的物质财富富商娶宗室女的现象司空见惯。”材料反映出宋代婚聘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
A.理学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科举制度盛行 D.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 法家思想的衰微
B. 黄老之学被推崇
C.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程朱理学的盛行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乐胜则流,礼胜则离。合情饰貌者,礼乐之事也,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这段话说明了礼乐制度
A. 促使君子庶人日趋平等
B. 塑造人群的集体认同
C. 明确社会的等级关系
D. 规范“和而不同”的秩序
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晋商家族则有“学而优则贾”的传统,这说明
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传统观念
B. 晋商经营理念先进
C.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D. 科举制度已经衰落
阅读材料。
材料一乾元元年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因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责”。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