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

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主要表明当时中国

A. 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

B. 生活方式的转变地域发展不平衡

C. 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主流时尚

D. 革命党人均效仿西方的生活方式

 

A 【解析】依据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体现了人们服饰的变化,“1912年”“革命巨子”反映了政治运动(辛亥革命)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由此可知,材料反映了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B项说法材料无法体现,排除;题干只是反映民国初期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服饰,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旨,应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实主义是指艺术的创作方法,也指艺术的具体表现手法,它以真实地表现现实生活为旗号。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流派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清代曾侍从过三个皇帝的军机大臣张廷玉多次被皇帝称赞,但他仍时刻小心谨慎,从不留片稿于家中,很少结交外官言事,从政多年竟“无一字与督抚外吏接”。这可用来说明军机处

A. 导致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 仅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C. 对宰相有较大的约束力

D. 借鉴了欧美民主制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学术语境和精神气候,如“五四”时期的“反传统——启蒙”,再如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反帝——救亡”……。据此判断,“五四”时期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处于主导地位的核心词最有可能是

A. 迷信落后

B. 爱国进步

C. 救亡图存

D. 正义理性

 

查看答案

“许多知识分子将它视为对启蒙运动的反弹,……甚至被一些人批评为‘非理性主义’……”“它既不是随兴的取材、也不是强调完全的精确……”下列作品与材料所述风格吻合的是

A. 《巴黎圣母院》

B. 《人间喜剧》

C. 《安娜·卡列尼娜》

D. 《等待戈多》

 

查看答案

到1910年,普鲁士多数要职仍被贵族占据。在国家级官员方面,11名国务大臣中,有7名出身贵族;在地方12位省长中,有11人出身贵族。据此可知

A. 德国议会对君主的限制流于形式

B. 贵族精英的特权在政治上得以延续

C. 新贵族与资产阶级有共同的要求

D. 权力相对集中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