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

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A. 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

B.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 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D.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 【解析】A项表达了人要自食其力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墨家小生产者提出的思想,但A不符合题目要求,可排除;B项体现的是一种道家的思想主张,与墨家的思想无关,符合题目要求,故选B;C项体现了墨家的兼爱思想,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故排除C;D项体现了是平等思想,与墨家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思想是一致的,但不符合题目要求,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观念意在

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阐述君权神授的主张

C. 使儒家思想神学化

D. 借天限制君权的伸张

 

查看答案

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君主猎得一头小鹿,交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

哀鸣,引起大夫的恻隐之心,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

即大夫胸怀母爱心情,虽有违君命,但也应减轻处罚。董仲舒的断案体现了

A. 兼爱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以礼入法

D. 致良知

 

查看答案

有人说: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形象大使,其形象先后大致经历了被“圣化”、“矮化”、“正统化”、“神化”、“僵化”、“维新化”、“丑化”的过程,近似于七次洗礼。其中对“僵化”形象理解正确的是

A. 春秋时期孔子维护周礼,不知变通,以迎合时代需要

B. 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国人思想

C. 理学家把孔子改造成“存天理,灭人欲”政治说教者

D. 洋务派提倡“中体西用”,进一步强化儒家正统地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咸丰五年(1855年),胡林翼被任命为湖北巡抚,他认为:民乱必由官贪,民乱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民,而是官的贪污腐败。他来湖北后,首先从整顿吏治开始,对那些庸官、劣官,或治罪、或撤换。人称赞道:“由于林翼之忠诚,储才之远识,果然使湖北耳目一新,人才之盛冠全国,一时为各方瞩目。”与此同时,胡林翼通过改漕章、通蜀盐、整榷务等手段岁入四百多万两银子,这些钱主要用作湘军军饷。他对绿营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弱留强,经裁撤后的绿营只剩下4000多人,与此同时,胡林翼严整军纪,严惩官兵私逃和奸淫掳掠,并以山乡农民、猎户为勇,大力扩编湘军,同时建成了自己的嫡系部队——楚军。经过胡林翼改革,把湖北“天下第一破烂鄂”变成了吏治最清明,风气最正的“天下第一富强省”,史称“湖北新政”。

(1)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胡林翼“湖北新政”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胡林翼“湖北新政”进行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后,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但也有学者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科技的进步要依赖于人们思想的解放,每次思想解放运动都是社会前进的力量源泉、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评述材料中关于社会进步原因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进行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