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上海一家商店挂出这样一幅对联:“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起;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而行。”这幅对联中没有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是
A. 五四运动的范围扩大 B. 商人爱国之情和对学生的支持
C. 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 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
A. 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 推翻了封建帝制
C. 增强了民族民主意识
D. 实现了民族独立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支持第二种观点的史实是
A. 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
B. 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这段材料表明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联邦党人文集》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解决文中的现象,1787年宪法
A. 确立自由平等原则
B. 确立了共和制原则
C. 确立了联邦制原则
D. 确立权力制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