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

新华网发表《国际关系的三重镜像》一文,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概括为“见山是山,界线分明;见山不是山,世界变平;见山还是山,利益优先”三重镜像。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

A. 两极格局的形成

B. 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

C.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D.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 【解析】“界限分明”指的是美苏冷战,“世界变平”指的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流,由此可知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的标志是苏联解体。由“界线分明”到“世界变平”反映的是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C选项符合题意。不结盟运动成立于1961年,还在“界限分明”内,排除D选项;三足鼎立于20世纪70年代,也在“界限分明”内,排除B选项;A选项不能满足“世界变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1972年的《中美上海公报》中确认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双方都认为,任何大国与另一大国进行勾结反对其他国家,或者大国在世界上划分利益范围,那都是违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这表明

A中美共同反对苏联在亚洲扩张

B美国放弃了霸权主义政策

C中美结盟以遏制日本重新崛起

D中国成为与美国对等大国

 

查看答案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加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A. 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    B. 没有认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的新特点

C. 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    D. 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冷战行为

 

查看答案

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这主要是因为

A. 中苏两国制度性质相同

B.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的形成

C.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方针

D. 二战后亚非国家的支持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提出“一条线、一大片”的对外战略,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的战略线,团结这条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共同抗衡苏联。在这样的对外战略指导下,中国取得的最重要外交成就是

A.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正常化

C. 中日邦交正常化

D. 参加不结盟运动

 

查看答案

以“小球转动大球”载入新中国外交史册的“乒乓外交”曾经备受瞩目,当时周恩来总理引用《论语·学而第一》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有朋自远方来”的表现不包括

A. 中美关系正常化

B. 中日邦交正常化

C. 中苏关系正常化

D. 出现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