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材料三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并指出推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

(3)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

(4)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1) 名称:郡县制 目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或加强中央集权) (2)名称:三省六部制 分工: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 特点: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 (4)相权不断削落,皇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从郡县制、三省六部制和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的措施等方面分析。 (1)据材料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推行郡县制的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2)根据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其职权和运行机制是: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可以驳回中书省的诏令,如审议通过再交给尚书省执行。其特点是三省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达到分化相权、保障君权独尊的目的。 (3)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从图3反映了明朝废除丞相,权分六部;为解决皇帝政务繁忙的问题,又设立内阁;材料“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反映了清朝设立军机处。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从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内部相权在不断削弱,皇权在不断加强,以军机处的设立为标志,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地方权力不断削落,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下列说法可以体现第三次征服的是(    )

A. 在罗马征服扩张的过程中罗马法所起的作用最大

B. 《民法大全》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成文法

C. 罗马法使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D. 罗马法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查看答案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 完善法律体系

B. 稳定社会秩序

C. 保障平民利益

D. 维护帝国统治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 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B. 内容广泛且条文清晰

C. 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

D. 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

 

查看答案

古罗马时期,有一种人,他们的身体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力求为平民说话、办事,在任职期间不得离开罗马城一天以上。他们是

A. 元老院的贵族

B. 共和国的执政官

C. 奥古斯都

D. 平民保民官

 

查看答案

“光荣属于希腊!”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希腊人对知识的渴求、探究和思考

B. 公民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

C. 民主政治的繁荣和公民地位的提高

D.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