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

董仲舒把人性区分为:天生就善的“圣人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的“中民之性”、生来就恶并只能采用刑罚手段处置的“斗筲之性”。其区分人性的目的是为了论证

A. 刑罚在对万民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B. 君主权威至上的重要作用

C. 加强君权施行王道教化的合理性

D. 后天教育可以促进人性向善

 

C 【解析】材料中“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对于人性进行分类,主要是适应汉武帝时期思想统治的需要,故C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教化,不是刑罚,故A错误;材料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不是强调君权至上,故B错误;材料没有论述后天教育的作用,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光武帝时期取士注重四个方面:“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案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材料反映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是

A. 注重门第

B. 多元选拔

C. 公平竞争

D. 德才兼顾

 

查看答案

韩非子提出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的思想。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 “主妾无等,必危嫡子”

C.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查看答案

某学者指出儒、法、道三种哲学是相通的,儒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法家“民愚则易治也”,道家“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也。民之难治,以其智多也”。儒、法、道思想相通体现了

A. 君主专制的需要

B. 小农经济的发展

C. 愚民政策的需要

D. 服务统治的要求

 

查看答案

《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倒)。”“风行草偃”表明儒家强调

A. 个人修养

B. 环境影响

C. 教化作用

D. 客观规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律应该和国家的自然形态有关系;和寒、热、温的气候有关系;和土地的质量、形势与面积有关系;和农、猎、牧各种人民的生活方式有关系。法律应该和政制所能容忍的自由程度有关系;和民族的宗教、性癖、财富、人口、贸易、风俗、习惯相适应……这些关系综合起来就构成所谓“法的精神”。            

——摘编自(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美国官吏,有由选举得来的,有由委任得来的,从前本无考试的制度,所以无论是选举还是委任,都有很大的流弊。就选举上说,那些略有口才的人,便去巴结国民,运动选举;那些学问思想高尚的人,反都困讷于口才,没人去物色他。就委任上说,凡是委任官,都是跟着大总统进退……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须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中国)从前设御史台谏的官,原来是一种很好的制度。从前美国有一位学者叫做巴直氏,他是很有名望的,著过一本书,叫做《自由与政府》,说明中国的弹劾权,是自由与政府中间的一种最良善的调和方法。

——据《孙中山的弹劾研究考略》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德斯鸠“法的精神”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这种精神在18、19世纪欧美国家的体现。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孟德斯鸠相比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有何创新,并评析孙中山的政治主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