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今文经”指西汉初年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

两汉经学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之分。今文经指西汉初年由儒生口传,并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记录下来的经籍。古文经指汉代前期从民间征集或孔子故宅壁间所发现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写成的经籍。但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二者斗争激烈。其实质是

A. 儒学独尊,利益之争日趋激烈    B. 秦代焚书,儒家经典真伪难辨

C. 时代发展,隶书成为官方正书    D. 传承中断,五经内容差异

 

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两汉的今文经与古文经均是儒学经典,只是来源上有区别。结合西汉初年的社会背景,西汉儒学是董仲舒融合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学说形成的新儒学体系,与先秦孔孟的儒学有所不同。为保证新儒学的正统地位,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古文经在汉代一直不被今文经儒生认可,A项正确。秦代焚书坑儒,导致古代典籍真假难辨,但经书能否被认可,主要受政治和阶级利益的影响,所以B项不是古文经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应排除。隶书成为官方正书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西汉的儒家经典也是以先秦儒学“仁”“爱”为基础,不会出现五经内容差异甚大的现象,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觐璋是西周时期诸侯参加重大典礼,觐见周王时,必须携带的物品。觐璋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由西周青铜铭文的这段记载可推知

A. 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B. 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C. 商业有所发展存在土地买卖现象    D. 分封制崩溃新兴地主阶级兴起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常衮(729-783),陕西京兆(今西安)人,唐代著名状元宰相。建中元年(780年),曾任宰相的常衮被贬任福建观察使。由于常衮声望很高,倍受闽人尊崇,他到福州后进行大规模的兴学活动。鉴于此前李椅已重修府学,常衮就把教育重点放在普及乡校教育上。

他在各地兴办乡校,请名士任教师,教学生做文章,按时考试,亲加讲导。当时乡间人多不识字,且语音与中原不同,难以开导。常衮即作民谣云:“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难得过,依仔撑船来接郎”,以土音教民唱,随后写“月光光”等字教之。如能识一字,就以一钱与之,鼓励民众识字,在他的苦心倡导下,认字读书的人渐多起来。对于读书人,常衮都以宾客之礼相待,并与之同游同食,相互讲论。在他的倡导下,读书人的地位大大提高,尊师重学之风盛行,风俗大变。常衮还力图改变闽中闭塞的状况,注重选拔优秀的学生到中央参加科举考试。他在任四年,推荐、选拔不少优秀学生,使福建的“岁贡士与内州等”,这就为后来唐朝废除南选制度奠定基础。常衮死后,福州人在府学内建常公祠。

(1)根据材料,指出常衮在任职福建时的主要政绩有哪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常衮在福建发展教育成功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末新政是对清政府在其统治的最后十年(1901-1911年)所进行的各项改革的总称,这次改革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清政府发动的一场比较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运动。有关清末新政史的研究近年愈益受到国内学界重视,成为晚清史研究中的“显学”,以下是1949年以来的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的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清末新政史研究概况(注:代表论文、专著涉及者)

1949-1978年

论文2篇(略);

陈旭麓:《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金冲及:《论清末的立宪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李时岳:《张謇和立宪派》,中华书局,1962年

1979-1990年

论文100余篇(略);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人民出版社,1980年;

李新:《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1981年;

金冲及:《辛亥革命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1991-2000年

论文达400余篇(略);

赵军:《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比较》,湖南出版社,1992年;

韦庆远:《清末宪政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大,1996年;

郭世佑:《晚清政治革命新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2001年至今

论文千余篇(略),著作40余部(略),著作内容涉及清末政治改革、法制改革、文教改革、经济改革、新政人物、群体研究、清末地方新政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表格四个阶段中提炼信息,概括各阶段清末新政史的研究特点,并进行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边沁(1748-1832)提出了功利主义学说,他认为追求快乐或避免痛苦是人们行为的最终目的,社会幸福是个人幸福的加总,判断行为好与坏要看该行为的后果是否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边沁肯定了个人利益的至上性,“不了解个人利益是什么,而奢谈社会利益,是无益的”。边沁提倡利他,但反对个人应当为他人利益或社会幸福牺牲个人利益,边沁认为利他不过是利己的手段而已,人们之所以利他是出于利己的动机,以此实现人己两利。在实现功利的手段上,边沁主张享乐主义,鼓励个人去追求自己的最大幸福,当每个人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也就增加了。受西方民主法治传统的影响,边沁强调立法和政治参与,“功利原则承认这一被支配地位,把它当作旨在依靠理性和法律之手建造福乐大厦的制度的基础”。边沁功利主义经过约翰·穆勒、大卫·李嘉图的修正和扩张,成为了国家政策的最主要的元素,极大地推动了19世纪英国社会的政治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摘编自钱磊《边沁功利主义法律观产生的历史土壤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边沁功利主义思想能够发展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近代企业家群体包括:一是以张謇为代表,一般拥有科举功名、官场背景,属于地方上的头面士绅。二是以荣家兄弟为代表,从做钱庄学徒到自已开钱庄,办厂之前只有纯粹的商人身份。三是以刘鸿生为代表,虽是买办出身,但在掘得第一桶金完成原始积累后,开始投资办企业,完成买办身份的转换。四是以东南亚首富身份回国创办烟台张裕酿酒公司的张振勋,长期驻日经商的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为代表。五是以范旭东、陈光甫为代表,他们或为留学美、日的“海归”,或自学起家,无官场背景和雄厚资本,但有魄力和能力,他们的企业往往一开始就是股份制企业,在近代企业家阶层中他们最具创造性和现代精神。

——傅国涌《大商人:影响中国的近代实业家们》

材料二19世纪60——90年代,在中国,洋务派总共兴办了大约60个近代企业,总投资约5300万两银子。其中,军事工业21个,投资3700多万两。以30年计算,平均每年2个,每个企业投资170余万两。在日本,从1868年到1892年,日本总共建立了5600多个公司,总投资资本达到2.89亿日元,平均每年设立225个公司,每个公司资本折合中国银两大概700多万两。在1892年以前,中国兴办洋务企业的成就和日本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两国发展水平不在一个层次上,也不在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上。

——张海鹏《19世纪中日两国早期现代化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所说中国近代实业家的类型。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和日本的近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