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

列宁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事件时指出,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相反,这一运动激起了他们掠夺中国的欲望,为此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列宁所指的事件是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材料的能力,由题干“标榜自由、民主、共和的欧洲资产阶级 国家,并没有支持中国的革命运动”的信息可得出中国的这一革命运动是追求“自由、民主、共和”的, 因此A项错误;再结合题干“还与中国的落后势力实行联盟”可得出是辛亥革命后,列强不承认南京临时 政府,转而扶植袁世凯,故B项正确,CD两项与这一信息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40年,英国为了获取中国的廉价劳动力而发动了鸦片战争。186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此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将江苏杭州设为通商口岸。这是某同学所整理的读书笔记,其中有误的有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查看答案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B. “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C. “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D. “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查看答案

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

A. 鸦片战争    B. 太平天国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在该“趋势”背景下,费正清认为

A. 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灾难的开端

B. 鸦片战争阻碍了中国近代化历程

C. 侵略者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

D. 鸦片战争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