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

在中美两国长期交往的历史中,两种对立的中国观在美国交替出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784年以前,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往来。但这一时期……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北美殖民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把中国的美好形象传达给美国人。……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的古老、文明、智慧、富庶的中国仅仅给美国人一个直观形象的话,伏尔泰、莱布尼兹和魁耐这些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则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国在美国人思想中的崇高地位。1784年“中国皇后号”来华后,美国人开始有机会亲眼目睹中国的“庐山真面目”,……中国崇拜偶像,盛行迷信,笃信吉日以及一夫多妻……他们发现眼见的中国与耳闻的中国相去甚远,顿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材料二、战争爆发不久,《纽约时报》在一篇社论中满怀希望地说,尽管美国最初遭受了损失,但它决不是孤立的:“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长期以来一直备受美国蔑视和施舍的中国迎来了最佳时光。

材料三、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成吉思汗的好战形象重新在在美国人脑海中浮起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中国在美形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据王立新《试论美国人中国观的演变(18世纪~1950)》

材料四、美国公众对中国、日本、俄罗斯的感情“温度”:

年份

中国

日本

俄罗斯

1990年

45

52

59

1994年

46

53

54

1998年

47

55

49

2002年

48

60

55

 

 

——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90-2002)》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84年以前美国人可能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中国。“中国皇后号”来华后,中国社会的哪些现象可能“令第一批美国商人产生一种失望感。”?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美国人的中国观,并简述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根据材料四,指出这一时期美国公众对中国感情“温度”的特点。

(5)综合上述材料及结合所学概括影响美国人“中国观”的主要因素,以及谈谈你对中美关系的展望。

 

(1)因素: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 现象:闭关锁国政策;官僚腐败;天朝上国的观念;中国人的某些习俗和信仰等。 (2)时期:抗日战争时期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时期)。(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共同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中国政府的亲美政策;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 (3)形象:莫斯科的“傀儡”;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背景:美苏冷战;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抗美援朝等。 (4)美国公众对中国的好感程度较低,一直处于“微冷”状态;而且和日本与俄罗斯这两个国家相比,中国的“温度”升温不快;但中国的“温度”一直保持上升状态。 (5)影响因素:国家利益、综合国力、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地缘政治、历史传统等。展望:观点1:认为中美关系的前景是美好的,由于种种原因,中美双方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隔阂、误解乃至摩擦,但双方可以保持冷静和理智,加强沟通,减少猜疑,求同存异,发展中美友好合作关系。观点2:认为中美之间存在着根本上的差异,如美国希望谋求世界霸权,而中国反对任何国家称霸,现阶段双方的合作是建军立在共同的利益之上,但不同的目标最终会使双方分道扬镳。…… 【解析】(1)据材料“中国出产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在北美殖民地享有很高的声誉,它们把中国的美好形象传达给美国人。……如果说《马可·波罗游记》中描绘的古老、文明、智慧、富庶的中国仅仅给美国人一个直观形象的话,伏尔泰、莱布尼茨和魁奈这些美国人耳熟能详的名字则从理论上建立了中国在美国人思想中的崇高地位”可知外国人可以从中国的商品,如瓷器、丝绸、茶叶等;来华的欧洲旅行家、传教士或商人;启蒙思想家涉及中国的作品。“中国崇拜偶像,盛行迷信,笃信吉日以及一夫多妻”分析得出答案。 (2)据材料“战争爆发不久”可知是在中国的抗日战争时期。据“尽管美国最初遭受了损失,但它决不是孤立的:‘我们有像中国那样忠诚的战友,它有着取之不尽的人力资源……中国依靠其吃苦耐劳、足智多谋的人民,将十倍地报偿我们以前给它的援助’”可知中国抗战有力支持了美国;抗战中中国军民表现出的优良品质等。 (3)根据材料“中国被视为莫斯科的‘傀儡’和忘恩负义的‘侵略者’”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观。对于原因“伴随着朝鲜战场烽烟四起”可知,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还有中国的一边倒政策和美苏冷战的大环境。 (4)根据材料中的表格可知,中国在1992年到2002年中间,美国人对中国的态度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比同时期的日本和俄罗斯都低;但是从横向上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相比在缓慢上升。 (5)材料中强调的是“主要因素”。所谓的“主要因素”我们应围绕国家利益、社会制度等方面作答,结合所学知识来一一分析;“展望”部分我们可以围绕着材料和所学知识得出相应的观点,并做到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曾被作为最高规格的国礼赠送给给外国(见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亚非拉国家不是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

B.中国外交重心从倒向苏联到倒向西方

C.熊猫外交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

D.美国先于日本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查看答案

201316日,美国举行了前总统尼克松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尼克松的长女帕特里夏认为,尼克松的真正遗产是倡导自由、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材料中尼克松向一个曾被视为美国敌手的国家伸出友好之手的做法(  )

A. 宣告美国对华孤立政策破产

B. 助推了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 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

D. 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查看答案

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1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止核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A. 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    B. 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C. 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 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查看答案

下列日程是建国初周恩来参加某次国际会议过程中其中一天的行程安排。这次会议(  )

A. 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加强中国与不结盟国家的合作

C. 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查看答案

“它取得了亚洲邻国的信任,取消了缅甸、泰国等周边国家对中国这个大国的‘恐惧’心理,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结成了战略方阵,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天地。”材料中“它”最有可能是

A. “一边倒”的方针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求同存异方针

D. 不结盟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