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世界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这时许多人——尤其是英美两国——都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在是一个错误,根本没有带来任何好处;他们被战时的宣传欺骗了;战争是真正由武器制造商发动起来的;德国并不是引起1914年战争的真正原因;凡尔赛条约对于德国是过于苛刻了;精力充沛的德国人与意大利人需要发展的空间;民主制度毕竟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有一方坚决不让对方给惹恼,那就一定不会打起来;……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

——【美】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维护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强烈要求。……1949年和1952年召开了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1952年召开了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大会通过《致五大国政府书》,邀请中、苏、美、英、法五大国政府就缔结和平公约举行谈判。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

——段炳麟《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2)结合史实分析这两种思想对国际(战争)形势的影响。

 

(1)一战后:强调容忍,不顾后果;不区分战争的性质和根源,认为通过谈判和妥协就能制止战争。 二战后:强调大国在维护和平中的主导作用;以反核为核心;以维护人类的发展为宗旨。 (2)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进行,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解析】(1)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一整套和平的与容忍的思想,这当中大概包含着既有真理又有误解的那种通常的混合物”、“1955年举行了世界和平大会,发表了《世界和平大会宣言》。1955—1959年召开了五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呼吁为禁止原子弹、氢弹而奋斗。”“80年代在北美、西欧、大洋洲以及世界各地掀起一个新的反对战争、要求禁止和销毁核武器的群众和平运动”等信息,即可明显概括出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思想的不同之处。 (2)结合两次世界大战的最终结果,一战后的和平主义思想无法制止战争,英法等大国对法西斯的绥靖妥协加速了二战的爆发。二战后的和平思想推动和平主义运动在全球的进行,成为制约战争的重要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除宋元以来的旧城市有所恢复和发展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城市。15世纪全国著名的大中城市即达30多个……明中叶后,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城市。……明代的大中城市较多,城市人口增长较快。如扬州在明初一度仅剩下18户,但到明末城市人口则达80万余。……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的规模也普遍扩大。

——节选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古代城市完全处于封建皇权控制之下,1908年,清政府制定并颁布《城镇地方自治章程》,规定设置相应的城市管理机构。与此同时,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发展迅速;而中世纪以来许多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如佛山、松江、朱仙镇日趋衰落。

——摘编自何一民《中国城市史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城镇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城镇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城市发展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图示一、图示二分别是秦朝的三公制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与前朝相比政治制度方面的“变”与“不变”,并分析“变”与“不变”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相比秦朝的三公制,唐代三省制在制度方面有何创新?请从权力的运作角度对这一创新加以评价。

 

查看答案

霍布斯鲍姆认为:1914年至20世纪90年代之间,世界已经逐渐演变成一个单一的运作单位。……而旧有以领土国家政治为界定的国家经济,却一落而为跨国性的复杂体。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以来

A.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

B. 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C. 现代化模式趋同发展

D. “国家经济丧失独立性

 

查看答案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

B. 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 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

D. 斯大林体制建立

 

查看答案

(题文)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讲到:“从1872年2月17日到3月28日,短短39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22个竞争对手,他还曾在48小时内,连续买下了6家炼油厂。……1898年时,它(洛克菲勒美孚石油公司)……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以上材料反映了19世纪后期出现了新的经济现象,该现象的实质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B. 世界市场的形成

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 财富资源的猎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