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B.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C.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

D.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

 

A 【解析】据材料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出“百花齐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故A正确。“百花齐放”属于“双百”方针的内容,故B错误。材料主旨不在于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故C错误。“百花齐放”没有主张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故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查看答案

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二  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

——《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

重大成就

作用和意义

1961年

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

中国成为制造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3年

籼型杂交水稻育成

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

中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

“神舟一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

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6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错失后两次重大机遇的原因。

(3)阅读材料三,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并分析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材料二  国外有人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将达16亿,那时谁来养活这么多人?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危机?袁隆平闻言挥动着满是老茧的双手说: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要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

材料三  公元9年,西汉时期的神话故事叙述了嫦娥奔月的情景,被记载在《汉书·艺文志·淮南子》中。

366年,敦煌石窟开始建造,飞天从此成为人类石刻绘画艺术中精彩而不朽的形象。

14世纪末,明朝人万户,为了实现飞向天空的梦想,双手举一个大风筝,坐上背后绑了47支火箭的椅子,勇敢地进行火箭送他上天、风筝帮他落地的实验。结果,他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火箭登天的牺牲者。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嫦娥从此奔月去。

材料四  中国政府对科技经费的投入,从1955年的3800万元猛增到1997年的961亿元,所取得的省部级以上重大科技成果在1997年即达到3.1万项。

——《中国现代史纲》

(1)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做出研制两弹一星的决策,结合材料一,指出两弹一星的含义是指什么?其研制有何重要影响?

(2)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对人类有什么贡献?

(3)结合材料三,简析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和你的认识,谈谈科技的发展与经济建设和国家地位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下图是新中成立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