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文艺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原因在于实行了一项重大方针,它是
小说《青春之歌》 历史剧《茶馆》 周恩来与小演员合影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B.“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转辫子”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在‘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B.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C.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
D.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
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预见到农业合作化将在1955年底完成,并且开始为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做出新的努力,因此愈来愈转向知识分子和各类专业人员寻求帮助。”为此,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科教兴国”战略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两弹一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