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开始于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我国新诗歌发展史上一种非常奇特的历史现象。据...

开始于1958年的新民歌运动,是我国新诗歌发展史上一种非常奇特的历史现象。据统计,安徽肥东县半年内民歌创作51万首,河北保定地区群众创作民歌共计1000万首,全国诗集出版远远超出了五四运动以来几十年的总和。这一历史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的成立促进了诗歌的发展与繁荣

B.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群众创作热情高涨

C.双百方针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

D.倾思想蔓延并影响到文学艺术领域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958年,这个时间中国正经历着“大跃进”,当时强调的是“多快好省”,从材料中所反映出的诗集和民歌数量来看,符合这一特点。故D选项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图片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国文艺界生机勃勃的景象,其原因在于实行了一项重大方针,它是

                      

小说《青春之歌》     历史剧《茶馆》        周恩来与小演员       电影《五朵金花》剧照

A.“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体现了双百方针内涵的是

A.争论会引起党内思想不一致

B.要革命派,不要流派

C.让样板戏占领革命舞台

D.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转辫子

 

查看答案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百家争鸣的号召出来之前,有五六年的时间我没有写一篇学术性的文章,没有读一部像样的美学书籍,或者是就美学里的某个问题认真地作一番思考。其所以这样,并非由于我不愿,而是由于我不敢⋯⋯百家争鸣号召出来了,我就松了一大口气。不但是我一个人如此,凡是我所认识的有唯心主义烙印的旧知识分子一见面就谈到这个福音,没有一个不喜形于色的。这说明了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

A.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        B.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C.有利于学术研究的开展        D.促成了思想解放的潮流

 

查看答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针对戏曲问题提到:百花齐放是文艺界提出的,后来有人要我写几个字,我就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B.为双百方针提供理论基础

C.强调戏曲应居于文艺界的核心

D.帮助戏曲艺术走独立发展之路

 

查看答案

1953年艾青在《谈中国画》一文中提出了新国画概念。该文发表后,许多人撰文表示反对,然而这些反对文章却并未公开发表。3年后,《文艺报》刊登了俞剑华、刘桐良等批判《谈中国画》的文章。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