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4—16世纪东西方启蒙思想代表人物及其思想比较表

人物

代表作

基本主张

李贽

(1527—1602)

《藏书》

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实多恶也”;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封建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薄伽丘

(1313—1375)

《十日谈》

批判天主教的黑暗和腐朽;认为僧侣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主张“幸福在人间”

 

 

——摘编自谭文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启蒙思想与中国明清之际启蒙思想之比较》

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普通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法国哲学家是真正的哲学家,他们提出了最根本的哲学问题:关于生命的意义,关于上帝、人性、善与恶。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他们热情地承担了改良社会和人性的责任……最有名的、在许多方面都最具代表性的哲学家是弗朗索瓦·玛瑞·阿鲁埃,他以伏尔泰的笔名闻名于世。在他漫长的生涯里,写了七十多部有趣的著作,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

——(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李贽和薄伽丘思想的共同之处,并说明当时西方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伏尔泰的思想为例,说明法国哲学家们是如何“改良社会和人性”的?

 

(1)共同:都反对禁欲主义,主张个性的解放,追求现实的生活。 原因: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新的阶级、阶层的出现;西方有较为传统的人文思想基础。 (2)理【解析】 “印记”指马丁·路德思想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人文主义精神;“深化”指否定罗马教廷权威,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3)主张:影响和说服大众;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否定孔子权威,提出是非无定论;反对封建禁欲”“反对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扼杀”归纳共同点;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和思想角度分析回答。 (2)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谈及“个人主义”的背景是文艺复兴以及要冲破“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可知是注重个性解放,符合文艺复兴指导思想人文主义的特征。根据“只有……”“才……”的逻辑关系可知材料后半部分即为其意义,可简单概括。 (3)由“同时,他们不满足于只是少数教授和学者们的抽象争论和象牙塔里的沉思,他们希望影响大众,说服大众。”可以概括出影响和说服大众;由“他一生都在极力反对法律的不公正,以及法律面前阶级的不平等”可以概括出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另外也还可以结合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来进行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孔子说:“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把“智”(智慧)“仁”(仁德)“勇”(勇敢)这三种品质称为“君子道者三”,认为是一个品行高尚的君子必须具备的三种美德。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就是知识”(或“道德就是知识”)。其涵义,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关德。他认为“美德由教育而来”。

材料二14——18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当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时候,中国的理学逐渐兴盛、发展并占据统治思想地位;当欧洲发生宗教改革运动的时候,中国出现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当欧洲发生启蒙思想运动的时候,中国清代大兴“文字狱”。

材料三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相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做人”,宋元时期的理学家与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三,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查看答案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早期,香港影片在上海上映时场面火爆,除少数戏曲片外,“几乎场场满座”。而国产电影,尤其是反映“大跃进”的影片,上座情况却相形见绌。这一反差表明

A. 香港电影更能反映社会现实

B. 国产电影的制作技术低下

C. 这一时期文化氛围相对宽松

D. “大跃进”运动的持续深入

 

查看答案

《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A. 开展民众启蒙    B. 进行社会改良

C. 推翻君主专制    D. 发起国民革命

 

查看答案

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 加快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 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 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氢错误    D.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查看答案

白话文在维新变法时期就得到了充分重视。1897年11月7日,《演义白话报》在上海诞生;不久,《无锡白话报》创刊。此后,以“白话”命名的报刊竞相面世。维新派推广白话文的根本目的是(    )

A. 反对愚昧,提倡民主科学    B. 开启民智,推动思想启蒙

C. 募集资金,壮大变法队伍    D. 效法西方,发展新闻事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