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

经济学家顾准认为新中国在某次大饥荒之后,由于“贯彻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措施……1963年各地蔬菜供应大增,1964年肉蛋鱼供应大增,油菜籽和蔗糖成倍增产。”这里“正确的政策措施”是

A.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B. “农业合作化”的政策

C.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解析】材料中某次饥荒是1959-1061年三年自然灾害,1961年底,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国民经济出现好转,材料中现象正是这一政策结果,故C正确;A是建国初期一五计划;B属于建国初期农村生产关系改革;D是1978年以后农村实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一一“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 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 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查看答案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

A. 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    B. 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

C. 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    D. 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

 

查看答案

数据显示,1919年6月份日本对华贸易较上年同期减少约一半,从2 769万元减至1 405万元,使中国的对日贸易出超460万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中国扭转了对日贸易的被动局面

B.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日本对外贸易受挫

C. 军阀割据混战殃及中国对外贸易

D. 政治运动影响了中日贸易

 

查看答案

郭嵩焘《条议海防事宜》:“以中国之大,土田之广,因地之制,皆可使富也;用民之力,皆可使强也:即吾所谓处治也。舍富强之本图,而怀欲速之心,以急责之海上,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据此可知,郭嵩焘意在强调

A. 实行地方自治

B. 反对仅学西方技术

C. 重视发展海防

D. 大力发展民用工业、

 

查看答案

《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最痛心的条款就是五口通商,认为洋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防不胜防,现在他们更可以横行天下,文人优国者也莫不以此为华夏巨侮。然而到了清末,统治者发现通商口岸无一例外都繁荣起来,于是又主动要求增开商埠。清廷前后态度的巨大迴异反映了

A. 列强对华侵略放松

B. 中国近代化渐成潮流

C. 列强资本输出减少

D. 中国半殖民地化受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