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

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辛亥后,离婚已不属于男子单方面的权利,妇女为争得平等幸福而主动提出离媒者日渐增多。民国十年,山西省2028件“协议离婚”案中,其中有·91件为女方主动提出者,男女双方提出者1390件。随着各类社会团体的纷纷成立,养济院、善堂、“敬节所”等公益慈善机构的数量也逐漸增多。随着新式工矿企业的的发展,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汽车、电车及信息传递方式改进,使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日益扩大。学受、结社、团体以及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又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活动场所

——摘编自徐永志《辛亥革命前后的家庭变动》

材料二:

辛亥革命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历史事件,它更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并非起始于辛亥这一年,更并非结束于辛玄这一年。其前因与后果都有连续性与复杂性。放开历史的视矩,辛亥革命历史遗产的正、负面影响才有可能讲透。"共和国现念”在部分精英群体中項实“深入人心”,“共和”一语不仅仅是现念,它还有一整套政治架构,包括制度、机制及至礼仪、服饰等等。

——摘编自幸开漶《辛玄革命百年反思》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辛亥革命是“一个伟大的社会运动”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20字左右)

 

(1)变化:妇女地位提高;慈善机构增多;新式交通工具广泛运用;新式教育和社团兴起。 (2)观点: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论证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变迁等角度论述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任选3个角度论述即可)例如: 政治: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经济: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封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思想文化:沉重打击了封建旧思想,民主、共和、科学、实业救国等思潮兴起。 习俗: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婚丧嫁娶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解析】依据材料一“其中有91件为女方主动提出者,男女双方提出者1390件,养济院、善堂、“敬节所”等公益慈善机构的数量也逐漸增多。新式交通工具火车、汽车、电车及信息传递方式改进,学受、结社、团体以及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的信息归纳回答。 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撰写,围绕材料中辛亥革命后中国的近代化提取论题,论证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习俗变迁等角度论述辛亥革命对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即可。注意表述成文。字数一定。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之际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学趋于衰微,权威发生动摇。宋儒在解经传注时有鄙薄文字音韵的考证、以自己的体会所得为定解的学术倾向。明末清初的学者发现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援引和传注有很多疏漏、谬误之处,这引发了学者们对理学的怀疑。理学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强化,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自觉贯彻,在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双重作用下,理学的道德规范逐渐蜕变为僵化的道德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减少。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李贽大胆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应“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提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反对“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唐甄认为:“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儒学与诸子学、释道地位相等,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一见解非常具有批判性。《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等著作,则直接援引原始儒家经典,或者根据自己对原始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审视理学弊端,驳斥理学观点。明末清初对理学的批判达到高潮。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唐甄推崇三代之治“君明臣忠,上下和易”的理想摹本,强调君主应遵守道义原则,应爱民、养民、富民,自身俭朴,任用贤能,礼遇朝臣。他没有从制度上否认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君主专制模式,最后滑向对圣明君主的期盼。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不能引出制度的力量,那它就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           

——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明清之际活跃儒家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2)据材料二,归纳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批判宋明理学的方式。

(3)据上述材料,评价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查看答案

“人生是荒诞的,现实是令人恶心的,人们在生活中充满恐惧感、迷惘感和孤独感。所以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个体自由创造性、主观能动性,把人的意义、人的价值归结为人的自由选择与创造。”下列作品的风格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已经处于严重的经济、社会、精神道德和政治危机之中……(而)30年前在苏联开始的改革被社会上很多人视为期盼已久的事情。”这里提到的“30年前”的苏联改革

A. 放弃工业化的方针

B. 具有实事求是的作风

C. 偏离社会主义道路

D. 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中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查看答案

下表是《1832—1935年英国内阁中贵族人数变化表》,对其中包含的历史信息分析合理的是

年份

贵族阁员

非贵族阁员

1832—1866

64

36

1867—1884

35

23

1885—1905

40

29

1906—1916

25

26

1918—1935

25

82

 

 

A.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使贵族数量减少

B. 英国政治变革呈现出渐进式特征

C. 英国内阁权力随贵族数量变化而调整

D. 工业化进程决定英国贵族的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