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

1919年梁漱溟指出,对五四运动中火烧赵家楼的学生第一要提起公诉,不公诉不足以维持民国初年刚建立的法治;第二要当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下列哪项与其观点一致

A. 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B. 要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

C. 要维护北洋政府的专制统治

D. 要用法律阻止学生开展爱国运动

 

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包括两层意思:既要捍卫民国初年的法治,也要维护学生的爱国热情,即要在法律框架内理性表达爱国情感,故A项正确。B项在材料中未体现;CD两项说法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者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专制历史打下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它是一条分界线。”作者认为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主要理由是其

A. 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实现了生活上的移风易俗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查看答案

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A. 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 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 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 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查看答案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近人治史,颇推洪、杨。夫洪、杨为近世中国民族革命之先锋,此固然矣。然洪、杨十余年扰乱,除与国家社会以莫大之创伤外,成就何在?建设何在?”对这一观点准确的理解是

A. 全面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B. 赞赏太平天国是近代民族革命之先锋

C. 辩证分析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

D. 反对社会下层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

 

查看答案

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A. 金田起义

B. 《天朝田亩制度》

C. 定都天京

D. 《资政新篇》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 英国的船坚炮利    B. 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 中国的闭关锁国    D. 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