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据统计,从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这一时期集中在上海的缫丝工业显著发展。这说明

A. 资本主义对华资本输出明显减少    B.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C. 贸易中心开始由广州转移到上海    D.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

 

D 【解析】材料“1895-1913年”“新建工矿企业”“民族资本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为15%”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不断增加,故A项错误;B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雍正四年(1726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A. 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 逐渐成为中枢机构

C. 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 已失去其绝密特性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

A. 汉刺史制

B. 宋参知政事

C. 明内阁制

D. 清军机处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聊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

A. 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B. 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

C. 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    D. 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

 

查看答案

古代有学者论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的政治制度,谓:“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这反映了

A.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B. 最高执政集团权力的高度集中

C.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

D. 政治权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同是中国人”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依赖极大地促进了随后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的迅速扩大。正如台湾的一位谈判代表所说,台湾人和大陆人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并有彼此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大陆的廉价劳动力对面临着岛内劳动力短缺的台湾投资者来说是一个主要的吸引力。

材料二香港中评社2009年1月17日发表文章指出:可以预料,奥巴马执政之初,将主要延续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对台政策。这一政策的基本内涵是,以保持台湾局势的相对和平为直接目标,以反对两岸“单方面改变台湾现状”为措施,实现维护美国对两岸关系的介入和影响。

材料三2009年11月9日是柏林墙倒塌20周年。总长169.5公里的柏林墙。建于1961年8月13日,15道防线隔离着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二战以来德国分裂、东西方两大阵营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1989年是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最动荡的一年,形势的迅速发展令人目不暇接。但直到1989年1月19日,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仍坚持“柏林墙还能存在50年,甚至100年”。谁也不知道,丧钟即将为柏林墙敲响。同年11月9日,柏林墙在东、西德人民的欢呼声中倒塌。11个月后,德国实现了统一,德国历史上痛苦的一章宣告结束

——新华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促使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对台政策及其主要依据。

(3)根据材料三,说明柏林墙建立及其倒塌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促进国家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