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

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从各省调兵25万增援东南沿海,执行情况举例如下表

命调时间

调出省

兵数

调往方向

1841年1月5日

贵州

1000

广东

1842年3月24日

甘肃

1000

浙江

1842年6月1日

山西

1000

江苏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清朝军事动员体制落后

B. 清朝全民动员抗击英军

C. 清朝政治腐朽军备废弛

D. 清朝战和不定指挥失当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6月,鸦片战争就已经爆发,但直到1841、1842年,清政府才从贵州、甘肃、山西等地调出少量军队,这反映了清朝军事动员慢,动员人数少,军事动员体制落后,A符合题意;B项说法本身错误;C项的政治腐朽装备落后,D项战和不定指挥失当,材料都没有体现,故CD两项排除,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它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确保自己的权力不受侵犯,甚至只要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滕堡三个邦联合起来就可以否决对其不利的议案。这反映了德意志

A. 国家统一尚待时日

B. 各邦在议会中权力平等

C. 采用联邦制国家形式

D. 代议制民主名不副实

 

查看答案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拥有广泛的立法权,官吏任命权、条约缔结权和国家防卫权,是帝国事务运转的总枢纽;帝国议会按普遍、秘密、直选的方法产生,不拥有任何行政监督权,任何法案都必须经过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这说明

A. 议会立法权的不完善

B. 议会是国家统一的象征

C. 联邦议会高于帝国议会

D. 帝国政治的专制主义特征

 

查看答案

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对国会两院通过的任何法案,“除非因国会休会而使该项法案不能退回,在此情况下,该项法案不能成为法律”,因而总统常借国会休会而搁置国会议案,被人称为“口袋否决”。这表明“口袋否决”

A. 明确了总统立法否决权

B. 导致了总统权力扩张

C. 体现了权力制衡的异化

D. 削弱了国会的立法权

 

查看答案

据金色财经2017年5月3日报道: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向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提请解散英国议会,并获女王正式同意,随即首相正式宣布解散议会。按照英国法律,议会解散后,议会下院所有席位自动空缺,但包括首相在内的所有内阁大臣仍保留现职位直至新内阁组建完成。由此可见,英国

A. 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B. 首相有权解散上议院

C. 内阁和首相共同进退

D. 女王有制约首相实权

 

查看答案

罗马法规定,在售卖过程中,需当着5名作为见证人的公民的面,由另一公民手持铜秤进行,购买者递上一块铜,庄严宣布物是他的,他已经将其买下;随后,“司秤”以铜击秤,并将铜块递给转让者。在缔结债务口约、设立遗嘱等方面,也存在类似的情景。这表明

A. 公民法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B. 公民法注重调节贸易和财产纠纷

C. 罗马注重保护贵族私有财产

D. 经济活动交易双方具有公民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