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

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

A. 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

B. 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C. 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

D. 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

 

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清朝在司法上,除采用唐朝的三司制,针对重大案件,实行九卿会审,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故A项错误;九卿会审体现了权力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加了审判的公正性,故B项正确;题意并未体现皇帝从中集权的表现,故C项错误;对于重大案件的审理采取权利交叉的共同审理,不会妨碍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 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

C. 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 三生六部体制名存实亡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秦汉至唐初城乡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 乡村自给自足状态被打破

B. 城乡之间交流日益频繁

C. 城市政治中心功能显著

D. 城乡之间道路四通八达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

A. 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 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

C. 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 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

 

查看答案

武则天通过唐高宗改《氏族志》为《姓氏录》,修改原则是:“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后族武氏为一等”。对这一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姓氏开始成为科举的隐形门第

B. 使武则天完成光宗耀祖的初衷

C. 顺应当时封建经济发展的需求

D. 有悖于社会公平公正的大诉求

 

查看答案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 防止官商勾结    B. 维持社会等级

C. 重义轻利    D. 重农抑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