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各类技术在总技术构成中的比重(﹪) 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时期各类技术在总技术构成中的比重(﹪)

 

农业

“大一统”

手工业

医药

其它

4

32

47

16

1

北宋

2

53

43

2

0

南宋

7

43

39

10

1

 

注:“大一统”技术指通讯技术(交通运输和文化交流传播的工具等)、军事力量、历法、土地丈量技术、绘制地图技术等。

——摘自金观涛《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的演变》

材料二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摘自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宋各类技术所占比重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宋时期的“大一统”技术的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1)特点:农业、医药技术占比小,“大一统”技术、手工业技术占比大;两宋“大一统”技术占比超过唐代,手工业技术唐代超过两宋。 成就:唐末火药用于军事;两宋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毕升创造活字印刷术。 (2)特点:重实用;重经验;主要服务于农业。 原因: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古代君主专制统治的阻碍;儒家思想中重政治、轻技艺观念的束缚。 【解析】(1)由材料一中各种技术发明所占的比重数据不难发现:农业、医药技术占比小,“大一统”技术、手工业技术占比大;通过唐代和宋代各项比例纵向比较可以看出两宋“大一统”技术占比超过唐代,手工业技术唐代超过两宋。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唐代的火药运用于军事、宋代的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几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角度回答。 (2)由“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可以概括出中国科技重实用; “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主要服务于农业。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重经验角度回答。第二问原因结合需哦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个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

——摘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

——摘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思想史的写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保守方面”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董仲舒和朱熹在加强君主专制方面思想的不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存在的问题,说明这一时期儒学的新发展。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影响儒学生命力的因素。

 

查看答案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B. 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 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 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查看答案

《邓小平时代》记载:“1978年,邓小平与美国工商界人士交谈中,鼓励美国商人对华投资,中国商品可供出口,用来购买技术。(他)允许市场逐步发育,使人们获得经验,让制度适应更加开放的经济。”材料佐证当时邓小平最具远见的思想是

A.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将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市场经济结合

C. 促成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 全面阐述了“一国两制”伟大的构想

 

查看答案

从1949年到1978年的将近三十年间,人们误把“一大、二公、三纯”的平均主义当成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这个角度看,邓小平理论着眼于

A. “怎样建设中国共产党”

B. “什么是社会主义”

C. 学习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D. “怎样管好中国共产党”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12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一览表。表格反映了民国初年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校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A. 开办女校提高女性的参政意识

B. 发展新式女子教育已成为社会共识

C. 培养妇女参政已成为普遍现象

D. 妇女成为享有公民权利的社会成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