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现出
A.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紧张
C.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D.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一项统计显示,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这种状况表明
A.欧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B.英美盟友关系破裂
C.西欧的经济联系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就声称“成千上万住在市政建房和新市镇中的人们第一次投票支持我们,是因为他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随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政府向后撤”的公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夫人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
B. 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 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 私有化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有学者认为:“‘新冷战’是在新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是美俄‘新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
A.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B.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C.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抗 D.不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 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 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 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D. 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作品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理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