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转型就是社会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转型过程中各种制度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因为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社会转型。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中国自夏朝以来的四千年历史可以分为前后两大阶段,春秋战国时期就是这两大阶段之间的的转型时期。

——辛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研究》

材料二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

(1)据材料一,归纳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前后的不同点;依据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作者为什么说美国共和政体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1)不同点:①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②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③从分权到集权。 表现:①国家政局看,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②从社会性质看: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兴起预示着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逐步向封建社会过渡; ③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看,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中国由青铜时代进入铁器时代; ④耕作方式由大规模简单协作转向男耕女织为特点的家庭个体经营; ⑤从民族关系看,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了我国历史的第一次民族融合; ⑥从思想文化看,“百家争鸣”的出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表现:①雅典和罗马共和国疆域狭小,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美国疆域辽阔,实行代议制民主;②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国王统而不治;美国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3)内涵:①体制转型指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②发展转型指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举例: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②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解析】由“在此之前中国社会仍然是血缘社会,在此之后虽然仍有浓重的血缘色彩,但转向了地缘社会”可以概括出从血缘社会到地缘社会;由“在此之前是封建诸侯、贵族分权的时代,在此之后是专制独裁、皇帝集权的时代……”结合所学可以从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和从分权到集权角度概括。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民族关系和社会性质等角度回答转型后的表现。 由“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可以分析出美国由于疆域辽阔,不实行直接民主,实行代议制民主;由“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没有像英国那样实行君主制,而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构建“三权分立”的制衡机制。 由“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结合所学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两个方面回答。第二问“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强调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结合所学从真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推动两个史实进行阐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5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著文指出,新一波全球化“浪潮”正扑面而来,这次规则之争成为焦点,区域互动或许才刚上路。“规则之争成为焦点”体现出

A. 全球化规则的制定有利于国际经济发展

B. 经济区域集团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紧张

C. 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失去主导地位

D. 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发展

 

查看答案

一项统计显示,1951~1961年,英国对英联邦国内的出口已经从50%下降到32%,而同期英国对共同市场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出口和进口却显著增加。这种状况表明

A欧洲成为冷战的重心       

B.英美盟友关系破裂

C.西欧的经济联系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查看答案

在1979年大选获胜后,撒切尔夫人就声称“成千上万住在市政建房和新市镇中的人们第一次投票支持我们,是因为他们想要有购买他们自己住房的机会”,随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政府向后撤”的公有住房私有化改革,并贯穿她的三届任期。撒切尔夫人这样做主要是基于

A. 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失去活力

B. 经济危机无法支持政府高福利

C. 满足人民的需求以求赢得竞选

D. 私有化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冷战是在的国际格局背景下美俄两国围绕国家利益、势力范围而展开的遏制与反遏制、对抗和对峙的局势。”“乌克兰危机就美俄冷战局势最终确立的一个标志。据此可推知新冷战( )

A.以欧洲为双方的争夺焦点         B.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影响

C.是小范围的国家力量对         D.涉及美俄以外的国家

 

查看答案

肯尼迪、约翰逊政府时期(1961~1969年)美国提出同时打“两个半战争”的战略设想,一个是在欧洲抵抗苏联的进攻;另一个是抵抗中国的进攻;半个是对付别处的不测事件。尼克松执政时期(1969~1974年)将“两个半战争”改为“一个半战争”,即同时对付在欧洲或亚洲发生的一次共产党大规模进攻;援助盟国对付亚洲的非中国的威胁,或者应付其他地方发生的紧急事态。在这一战略调整的影响下

A. 美国放弃霸权主义

B. 中美关系得到改善

C. 美苏对峙局面缓和

D. 美欧盟友关系巩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